路博迈首只产品大卖,外来“和尚”真的“好念经”?
外资公募路博迈“首战告捷”,首只产品大卖近41亿元,并刷新年内二级债基募集规模纪录。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从外资公募在国内的投资经历来看,似乎并非如此。外资公募能否在国内站住脚跟,仍有待时间验证。外商独资基金再添一员,路博迈首只债基大卖近日,路博迈名下首只产品“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债券”完成募集,净募集金额达40.9亿元,创今年以来二级债券发行的最大募集金额。公开资料显示,路博迈的母公司路博迈集团拥有超过80年的历史,投资领域覆盖固收产品、二级市场股票,以及私募股权等另类资产。截至2022年上半年,路博迈全球受托资产达到43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3万亿元。基金经理方面,此次路博迈派出的人选为汝平和周平。汝平曾在摩根士丹利华鑫、景顺长城等基金公司担任过债券基金产品和货币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周平拥有多年全球公募基金和量化私募基金的管理工作。不过,银柿财经注意到,周平在国内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尚为“白纸一张”。对于这只国内公募产品的“长子”,路博迈及其员工也给予了巨大支持。银柿财经注意到,路博迈自购“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债券”855.7万份,公司从业人员认购318.2万份。另外,根据路博迈在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的表述,基金管理公司高管、基金投研部门负责人持有产品份额总量的区间在100万份以上。路博迈并非国内第一家外商独资的基金公司。自从2020年4月证监会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后,海外资管巨头纷纷开始筹划在国内设立独资公募。当年8月,贝莱德基金获准设立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公募。近年来,外商加速布局国内公募市场。就在本月初(3月3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核准联博香港有限公司(AllianceBernstein Hong Kong Limited,以下简称“联博香港”)全资设立联博基金。这也是继今年1月证监会核准设立施罗德基金后,又一家外商独资公募获准设立。近半年来,还有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泰达宏利基金相继由中外合资转为外商独资控股。截至当前,外资独资公募数量已增至8家。在基金产品发行上,外资公募也加快了脚步。除开头提及的“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债券”外,“贝莱德欣悦丰利债券”“大摩数字经济混合”“泰达宏利添盈两年定开债券”也于近期成立;贝莱德新聘的本土基金经理神玉飞管理的“贝莱德行业优选混合”正在发行。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贝莱德、富达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上投摩根等外资公募的产品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发行筹备工作。外资公募首战“马失前蹄”目前,8只外资公募都由全球资管巨头独资控股。然而,这些享有全球资管业界美名的国际投行巨子们,在“征战”国内市场时却“马失前蹄”,海外市场的成功经验似乎并未成为他们的“护身符”。作为征战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资管“排头兵”,贝莱德首只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在发行时赚足眼球——提前完成近67亿元的资金募集。然而,贝莱德的基金管理业绩却并不理想。截至发稿时,贝莱德旗下三只主动权益型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的累计净值分别为0.7644、0.8545和0.9198,均处于净值“破面”状态。今年以来,贝莱德旗下所有产品的算术平均收益率一度低至-2.02%,在所有拥有公募产品的公司中不幸“垫底”。A股和境外市场相比,比较大的区别是受国内政策影响更为显著,对于来自国际市场的外围影响因素反应迟钝。然而,贝莱德在国内发行的前三只基金产品均为风险和波动率更大的主动权益型产品,且选择的基金经理均无国内公募基金管理经验。产品管理者对国内资本市场的了解甚少,导致了贝莱德的“水土不服”。除了投资理念与A股市场“不对付”外,贝莱德在持仓风格、行业配置和回撤控制等方面并未体现出过人之处。尽管目前外资对于在国内设立公募和发行产品十分热情,但外资公募能否在国内资本市场站稳脚跟并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仍有待时间验证。曾有公募行业人士对银柿财经表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本身存在巨大差异,国外的成功策略在A股并不一定能完全套用。再者,在投研团队、资源投入等方面,‘外来的和尚’并不一定就比本土公募更有优势。此外,如果首只产品业绩不好,(代销)渠道后续也不一定会买账”。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